从全民共享到全民共育——国家公园建设如何做到“全民公益性”?

新闻热点 2025-09-14 17:56:08 12

  新华社成都8月19日电题:从全民共享到全民共育——国家公园建设如何做到“全民公益性”?从全

  新华社记者黄垚、康锦谦

  “全民公益性”是民共民国家公园建设的三大理念之一。如何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全民共享?全民披沙拣金网1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共育国家公园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上,多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建设

  在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看来,到全国家公园作为品质最优的益性生态系统,是从全气候稳定器、大自然中的民共民净水机和空气净化器,是全民惠及千家万户最普惠的生态产品。

  “每位公民都有平等参与国家公园保护和建设的共育国家公园机会。因此,建设国家公园应该紧扣公益性,到全降低公众进入国家公园的益性门槛。比如采取公益性低门票价格制度,从全披沙拣金网并免费覆盖军人、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杨锐说,鼓励公众参与相关志愿服务也非常有潜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志愿者总数已超1万人,深度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工作。

  我国人口众多,国家公园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分布着大量乡镇,如何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协同提升,是各个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共同课题。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分享了当地创新治理模式的故事。当地为牧民提供生态公益岗位,参与巡护工作,共同守护“中华水塔”。

  据统计,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吸纳近5万名当地居民成为生态管护员,在家门口守护家乡的山山水水,年人均获得工资性收入1万至2万元。

  与此同时,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各地在建设国家公园过程中积极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三江源国家公园培育“玛多藏羊”“玉树蕨麻”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发“熊猫蜂蜜”等特色产品;武夷山国家公园创新“茶林共生”生态种植模式,推动传统茶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国家公园作为全民共有的自然遗产,承载着当代及子孙后代的共同福祉。专家表示,应全民共建、共享、共护,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张玉均认为,国家公园具备开展自然教育的最佳条件。近年来,各个国家公园通过科普活动、知识讲座、户外游戏等方式,让公众领悟自然,深化认知。

  “自然教育应该和科研结合起来,同时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包括企业、家庭、学校等。”张玉均说,专家学者要把平时的科研积累转化成自然教育的内容,自然教育机构作为执行者要把课程体系做扎实,促进自然教育更加规范化和体系化。

本文地址:http://yanan.hackpro.cn/html/47c099952.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哈铁五一假期运送旅客 304.6万人

当“尔滨”遇见亚冬 看龙江冰雪如何焕发新生机

中国服务贸易凭啥逆势“破万亿”(人民时评)

我的铁路风景:“流动中国”的温情叙事与文化图谱

凡人微光|“温暖牌”冬装

友情链接